(转载自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官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进高校工程教育实践创新发展,2024年12月6日至7日,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猛带队赴上海,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创新设计与先进制造中心四所高校,共同开展五校联合研讨会暨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12月6日上午,五所高校工训中心教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以新时代工程实践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研讨会。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熊振华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承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欢迎词。会上各高校工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及教师结合本单位工作情况作了精彩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李昕、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王书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书记、副主任齐海涛、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教师卫韦、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潘阳、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党委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黄渊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书记、副主任贾严宁,分别以《打造赛课并行“双螺旋” 搭建工训服务“大平台”》、《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实践基地》、《党建引领,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育体系》、《空天前沿引领、校企协同共建、时空开放共享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需求牵引-校企共育-国际对标的机械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时代工程实践教育的改革探索与思考》为题,分享了课程思政、文化建设、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工程教育实践创新路径等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发展方面的成果与心得。在教学研讨环节,各高校就各自学校的特色及实际情况,沟通交流了本校工程教育实践开展情况以及工程实践教学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围绕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12月6日下午,五所高校的教师们先后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和“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功能区展示馆,了解上海交通大学的悠久历史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成功探索。“大零号湾”作为一个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也是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各高校工训中心教师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模式,了解校内外联动构建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开拓视野、汲取经验。
12月7日,五所高校的老师们共同乘坐“红色巴士”,重走红色路线,共同追寻上海的红色印记。在中共一大会址内珍贵的史料和生动的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伟大历程,从十三位代表怀揣民族希望汇聚,到南湖红船开启革命新纪元,党员教师们追溯红色起点,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真切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随后,老师们乘坐红色巴士,一同踏上初心之旅,进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上一堂“行走的党课”。
新时代工程教育实践需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改革为驱动,此次五校联合党日活动,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新时代工程实践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为各学校教师深化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工程教育实践的新模式、新方法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在红色印记的感染下,各校协同共进,将红色基因融入工程教育实践,传承革命精神,以红色基因厚植教育情怀,为推进高校工程实践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白 帆
编辑:杨 璨
责编:张 亮
编审:罗卫刚